你是不是正在帮孩子预习课文,突然看到《大青树下的小学》却不知道对应几年级?别急!这篇课文其实是统编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的第一课,今天我们就从知识点到学习重点,帮你彻底搞懂它!
大青树下的小学
这篇课文是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核心篇目,全文共512字,是吴然创作的散文。它原本叫《民族小学》,2023年新版教材中更名为《大青树下的小学》。作为三年级开篇课文,它承担着培养孩子观察能力和民族团结意识的双重作用。
课文描写云南边境一所小学的日常:不同民族孩子穿着鲜艳服装上学,课上认真读书,课后玩耍的场景。特别要留意文中提到的铜钟、凤尾竹等细节,这些都是三年级学生需要掌握的环境描写手法。
大青树下的小学提到哪些民族
1. 明确提到4个少数民族:傣族、景颇族、阿昌族、德昂族,外加汉族学生。每个民族都有独特文化符号,比如傣族泼水节、景颇族目脑节。
2. 文中用"有...有...还有..."的排比句式,这是三年级重点学习的修辞手法。建议家长带孩子用这种句式做造句练习。
3. 课文配图通常会展现民族服饰特征:傣族女生银腰带、景颇族织锦包头巾都是辨识关键点。
4. 延伸知识点:我国有56个民族,云南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,聚集着25个世居少数民族。
大青树下的小学适合几岁学
统编教材明确安排在8-9岁阶段(三年级上学期)。这个阶段孩子正从看图写话过渡到300字作文,课文里"从山坡上、从坪坝里、从开着绒球花的小路"这类方位描写,正是训练观察顺序的范本。
建议学习时长:课堂精讲2课时(80分钟),课后朗读3遍(约15分钟),重点段落背诵需20分钟。家长辅导时重点关注"绒球花、摔跤、孔雀舞"等10个生词的默写。
大青树下的小学要预习吗
1. 必须预习!作为单元首课,它直接影响后续《花的学校》等课文的理解。预习重点:标出15个生字、划出3处拟人句。
2. 推荐预习方法:先听音频朗读2遍(约6分钟),再用彩色笔圈出民族名称。强烈建议准备中国地图,让孩子标注文中提到的民族分布区域。
3. 预习检测:可用"课文里___族女生会跳孔雀舞"这类填空题,准确率需达到90%以上才算合格。
现在你完全掌握这篇课文的关键信息了吧?三年级是语文学习的分水岭,建议收藏本文对照辅导。如果还想知道更多课文精讲技巧,点击下方获取专业教师整理的《三年级上册重点课文学习包》,包含全套知识点思维导图和同步练习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