考生被北大录取怎么办啊?要准备哪些材料?

收到北大录取通知书那一刻,激动之余千万别手忙脚乱!这里给你整理好最实用的操作指南,从材料准备到入学攻略,看完这篇就全明白了。

考生被北大录取怎么办啊

北大每年7月15日左右开始寄送录取通知书,2023年北京校区的快递签收率高达99.7%。收到EMS特快专递后要立刻拆封核对:内含录取通知书、新生手册、银行卡、校园卡4项核心材料,缺任何一件都要在3个工作日内联系招生办(010-62751407)。

特别要注意的是贫困生通道7月20日关闭,家庭年收入低于6万元的同学,记得带好低保证明或乡镇盖章材料,可申请每年8000元的助学金。

北大录取要准备哪些材料

1. 纸质材料清单:身份证原件+复印件3份、户口迁移证(京外生源)、团员档案(密封袋勿拆)、8张蓝底一寸照。2023年新增疫苗接种证明,需完成新冠加强针和流脑疫苗接种。

2. 时间节点:档案转接截止到8月10日,迁移户口要在报到当天提交材料,注意迁移证有效期只有30天。

3. 费用准备:学费6000-8000元/年(按专业不同),住宿费1200元/年,教材费预存2000元。特别提醒:7月25日前要在指定银行卡存够11200元,系统会自动划扣。

4. 行李贴士:宿舍床铺尺寸0.9×2米,限电800W,千万别带电饭煲!建议带两套换洗被褥,9月军训期间洗衣房排队要2小时起。

北大录取后怎么选课

选课系统7月28日开放,一定要定好闹钟抢课!核心通识课《思想史》每年3000人抢200个名额,建议准备3台设备同时登录。专业课要重点看李猛教授的《哲学导论》(挂科率18%)和张维迎的《经济学原理》(给分90+占40%)。

大一新生建议选25-28学分,每周课时控制在22节以内。特别注意英语分级考在8月20日,考到三级免修大学英语,能省下128个课时。

北大录取后怎么适应环境

1. 生活动线:教学楼集中在东区,理科生宿舍多在28-35楼,到二教步行要12分钟。记住燕南食堂10:45开餐,11:20后排队超过200人。

2. 学习资源:图书馆古籍区要副教授以上推荐才能进,但地下一层24小时自习室随时开放。悄悄告诉你:三教307插座最多,二教WiFi速度最快。

3. 社交技巧:开学两周内务必加入3个社团,推荐山鹰社(免费用登山装备)和钢琴社(琴房预约特权)。食堂偶遇院士别慌,记得用"老师好"打招呼。

北大录取后有哪些奖学金

国家奖学金8000元/年(专业前10%),五四奖学金5000元(综合测评前30%),最难拿的是12万元/年的唐立新奖学金(全校仅10人)。

冷门但好拿的有:社会工作奖(2000元,当班干部就能申请),公益之星奖(3000元,做满60小时志愿)。悄悄说:图书馆勤工俭学岗时薪25元,比校外家教安全多了。

看完这些干货是不是心里有底了?赶紧把材料清单贴在书桌前,按时间节点逐项打钩。北大等你来续写新的故事!需要个性化指导的同学,可以填写网页下方的新生咨询表,学长学姐24小时内为你答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