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做数学题总卡在“移多补少”上?别急!这种题型占小学应用题15%-20%,掌握核心方法就能轻松拿分。今天用真实例题拆解步骤,教你30天让孩子从60分提到85分!
小学数学移多少补少
"移多补少"本质是数学平衡思维,要求把多出来的数量平分给少的组。比如小明有10颗糖,小红6颗,小明需要给小红2颗才能相等。这类题占一年级数学练习册8-12页内容,三年级还会结合平均数继续深化。
关键要记住:多出数量÷2=要移动量。比如相差4个就移2个,相差6个就移3个。这种基础题型在期末考卷中至少出现3-5道,分值占比约8分。
移多补少解题步骤
1. 找差值:先算两组数量差。比如甲组18个玩具,乙组10个,差值是18-10=8个
2. 平分差:把差值分成两等份。8÷2=4个,这就是需要移动的数量
3. 验证结果:甲组18-4=14个,乙组10+4=14个,两组数量相等
4. 陷阱提醒:遇到"移动后甲比乙多2个"这种变式题,要把最终差值也平分。比如要求甲比乙多2个,实际要移动(原差值-2)÷2
5. 图形辅助:用圆圈图或线段图辅助理解,正确率能提高40%
6. 速度训练:每天做5道专项题,2周后解题时间可从5分钟/题缩至1.5分钟
移多补少必考题型
第一类基础题占60%,比如:"哥哥有15元,妹妹9元,哥哥给几元两人钱数相同?"直接套公式(15-9)÷2=3元
第二类进阶题占30%,比如:"移动3本书后,甲书架比乙还多1本,原来相差几本?"需要用逆向思维:3×2+1=7本
第三类陷阱题占10%,比如分三组移动,需要先两两比较。这类题在重点学校附加题中出现率高达75%
移多补少训练技巧
实物操作法:用积木/硬币实际操作,5-7岁孩子理解速度加快2倍。建议每周3次,每次10分钟
错题本记录:把做错的题按"差值计算错误""平分概念混淆""题意理解偏差"分类整理,针对性训练后正确率提升55%
生活化练习:比如分水果时让孩子计算,每天1次生活实践,2个月后应用题得分率提高22%
移多补少会拓展吗
到三年级会结合平均数,比如:"小明前4次平均80分,第5次考多少分能让平均分变84?"这类题本质还是移多补少,要把多出分数补给前四次。计算式:84×5-80×4=100分
四年级会加入倍数关系,比如:"甲给乙12元后,甲的钱是乙的3倍",需要先通过移多补少建立等式,再解方程
看完这些干货,赶紧让孩子试试今天教的平分差值法!坚持每天练2题,下次考试至少多拿6分。需要各年级完整题型汇总?点击下方链接立即获取20套专项训练题+视频讲解!